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血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维多利亚港,葵涌集装箱码头。
这座以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登基第三年就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女王名字命名的港湾不但是中国第一大港,也是仅次于旧金山与里约热内卢的世界第三大港,还是西太平洋地区的航运中心。
葵涌集装箱码头则是仅次于新加坡的全球第二大集装箱码头。
以往美军战舰停靠香港都会选择中环,方便战舰上的官兵上岸,还能让中环与铜锣湾的酒店饭馆红火几天。
这次,“华盛顿”号与随行的综合补给舰没去中环,而是停靠在葵涌三号与一号集装箱码头旁。停在二号集装箱码头旁的也是一艘美国船,只不过是一艘属于美国海陆联运公司的大型集装箱货轮。
三号集装箱码头对面,就是美国海陆联运公司的集装箱屯放场地。
“华盛顿”号还没靠上码头,穿着海陆联运公司制服的工作人员就在码头上架起了十多米高的帷幔,还在外面设了一圈铁栅栏,由持枪警卫看守。
如此大的动作,肯定无法保密。
美军给出的理由是:“华盛顿”号在南海遭遇风暴,一架没有系好的“大黄蜂”战斗机撞坏了起飞甲板右侧的一号弹射器,需要紧急维修。因为弹射器属于最高军事机密,所以美军需要在现场部署警戒线。
这也合情合理,香港政斧收了一笔钱后,就让美军自己去处理了。
只要美军人员不带着武器离开码头,美军在租用场地上做什么都与香港政斧无关。
因为美军经常在境外维修战舰,所以做起来也算得上轻车熟路。
问题是,弹射器与飞行甲板等高,停在飞行甲板上的战斗机怎么会撞坏弹射器?
了解“尼米兹”级航母就应该知道,一号弹射器后面就是位于航母右舷最前端的一号升降机。只要航母与码头靠得够近,升降机放下后,只需要架设一座栈桥,车辆就能自行进出机库。
海地大地震的时候,负责运送救援物资的美国航母就这么干过。
即便不能靠得太近,集装箱码头上也不缺乏起重能力在五十吨以上的工程吊车,而“伊斯坎得尔”导弹发射车的重量肯定不到五十吨,尺寸也不比标准集装箱大多少。至于装在箱子里的“布拉莫斯”,更不在话下了。
美军躲到这里来,就是要把航母与综合补给舰上的导弹装上集装箱货轮。
东西不多,一个晚上就能搞定。
只是“华盛顿”号进港的时候已经是半夜,还得布置警戒线、搜查码头、准备拆解“伊斯坎得尔”的工具等等,所以美军当晚只把综合补给舰上的“布拉莫斯”转移到了集装箱货轮上,让这艘没有理由在集装箱码头上长久停靠的舰船在第二天一早就去了中环,而“华盛顿”号上的维修工作也做得像模像样。
为了做得好看一些,美军还用帷幔遮住了半个起飞甲板。
第二天白天,美军以检查航母推进器、也就是螺旋桨与推进轴为由,派海豹突击队员下到海里,设置了一道水下屏障。
美军如此小心也能理解。
虽然香港是自由港,但是怎么说都是中国的地盘。消息败露的话,就算“华盛顿”号没人拦得住,美军也得留下买路钱。
如果不是“华盛顿”号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而航母上有五千多名官兵,时间拖久了肯定会泄密,必须尽快把导弹转移走,美军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一百枚“布拉莫斯”与十套“伊斯坎得尔”很诱人,也很烫手,值得冒险。
一天无话,到了第二天晚上,美军开始行动了。
一套“伊斯坎得尔”有六辆导弹发射车、六辆导弹输送车、一辆营级指挥车、一辆油电输送车与一辆综合勤务车,十套总共有一百五十部车辆。
入夜后不久,这些被帆布严严实实罩起来的车辆就以每三分钟一辆的速度从航母机库里驶出来,开到二号集装箱码头上,驶入准备好的集装箱,固定好之后由一台海陆联合公司租用的大型吊车送上集装箱货轮。
转移工作井然有序,就像流水生产线一样。
只不过,效率不高,算上前后准备时间,怎么也得花上八个小时。
从俄罗斯货轮上把这批车辆抢过来的时候,美军出动五台吊车,只用了四个小时。不过也闹出事来,撞坏了一架价值数千万美元的“大黄蜂”战斗机。
俗话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慢一点也不是坏事。这里可不是公海,要是再闹出事来,肯定得吃不了兜着走。
美军如此小心谨慎,安保工作自然异常严密。
码头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至少有几百名荷枪实弹的警卫与陆战队员,附近的集装箱货柜区里还埋伏着几个狙击小组。
港湾里,一个中队的海豹突击队员驾驶着潜航器四处巡游,航母上还有一个中队处于待命状态,随时都能入水。
从码头上突破几乎不可能,就算能够干掉巡逻的警卫,也不可能悄悄进入航母。
<... -->>
维多利亚港,葵涌集装箱码头。
这座以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登基第三年就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女王名字命名的港湾不但是中国第一大港,也是仅次于旧金山与里约热内卢的世界第三大港,还是西太平洋地区的航运中心。
葵涌集装箱码头则是仅次于新加坡的全球第二大集装箱码头。
以往美军战舰停靠香港都会选择中环,方便战舰上的官兵上岸,还能让中环与铜锣湾的酒店饭馆红火几天。
这次,“华盛顿”号与随行的综合补给舰没去中环,而是停靠在葵涌三号与一号集装箱码头旁。停在二号集装箱码头旁的也是一艘美国船,只不过是一艘属于美国海陆联运公司的大型集装箱货轮。
三号集装箱码头对面,就是美国海陆联运公司的集装箱屯放场地。
“华盛顿”号还没靠上码头,穿着海陆联运公司制服的工作人员就在码头上架起了十多米高的帷幔,还在外面设了一圈铁栅栏,由持枪警卫看守。
如此大的动作,肯定无法保密。
美军给出的理由是:“华盛顿”号在南海遭遇风暴,一架没有系好的“大黄蜂”战斗机撞坏了起飞甲板右侧的一号弹射器,需要紧急维修。因为弹射器属于最高军事机密,所以美军需要在现场部署警戒线。
这也合情合理,香港政斧收了一笔钱后,就让美军自己去处理了。
只要美军人员不带着武器离开码头,美军在租用场地上做什么都与香港政斧无关。
因为美军经常在境外维修战舰,所以做起来也算得上轻车熟路。
问题是,弹射器与飞行甲板等高,停在飞行甲板上的战斗机怎么会撞坏弹射器?
了解“尼米兹”级航母就应该知道,一号弹射器后面就是位于航母右舷最前端的一号升降机。只要航母与码头靠得够近,升降机放下后,只需要架设一座栈桥,车辆就能自行进出机库。
海地大地震的时候,负责运送救援物资的美国航母就这么干过。
即便不能靠得太近,集装箱码头上也不缺乏起重能力在五十吨以上的工程吊车,而“伊斯坎得尔”导弹发射车的重量肯定不到五十吨,尺寸也不比标准集装箱大多少。至于装在箱子里的“布拉莫斯”,更不在话下了。
美军躲到这里来,就是要把航母与综合补给舰上的导弹装上集装箱货轮。
东西不多,一个晚上就能搞定。
只是“华盛顿”号进港的时候已经是半夜,还得布置警戒线、搜查码头、准备拆解“伊斯坎得尔”的工具等等,所以美军当晚只把综合补给舰上的“布拉莫斯”转移到了集装箱货轮上,让这艘没有理由在集装箱码头上长久停靠的舰船在第二天一早就去了中环,而“华盛顿”号上的维修工作也做得像模像样。
为了做得好看一些,美军还用帷幔遮住了半个起飞甲板。
第二天白天,美军以检查航母推进器、也就是螺旋桨与推进轴为由,派海豹突击队员下到海里,设置了一道水下屏障。
美军如此小心也能理解。
虽然香港是自由港,但是怎么说都是中国的地盘。消息败露的话,就算“华盛顿”号没人拦得住,美军也得留下买路钱。
如果不是“华盛顿”号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而航母上有五千多名官兵,时间拖久了肯定会泄密,必须尽快把导弹转移走,美军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一百枚“布拉莫斯”与十套“伊斯坎得尔”很诱人,也很烫手,值得冒险。
一天无话,到了第二天晚上,美军开始行动了。
一套“伊斯坎得尔”有六辆导弹发射车、六辆导弹输送车、一辆营级指挥车、一辆油电输送车与一辆综合勤务车,十套总共有一百五十部车辆。
入夜后不久,这些被帆布严严实实罩起来的车辆就以每三分钟一辆的速度从航母机库里驶出来,开到二号集装箱码头上,驶入准备好的集装箱,固定好之后由一台海陆联合公司租用的大型吊车送上集装箱货轮。
转移工作井然有序,就像流水生产线一样。
只不过,效率不高,算上前后准备时间,怎么也得花上八个小时。
从俄罗斯货轮上把这批车辆抢过来的时候,美军出动五台吊车,只用了四个小时。不过也闹出事来,撞坏了一架价值数千万美元的“大黄蜂”战斗机。
俗话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慢一点也不是坏事。这里可不是公海,要是再闹出事来,肯定得吃不了兜着走。
美军如此小心谨慎,安保工作自然异常严密。
码头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至少有几百名荷枪实弹的警卫与陆战队员,附近的集装箱货柜区里还埋伏着几个狙击小组。
港湾里,一个中队的海豹突击队员驾驶着潜航器四处巡游,航母上还有一个中队处于待命状态,随时都能入水。
从码头上突破几乎不可能,就算能够干掉巡逻的警卫,也不可能悄悄进入航母。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