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香港小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说。
尽管倪匡的科幻被无数人抨击,根本不严谨,也不符合科学常识,毫无科幻小说应该有的科学姓、严谨姓。但是并不影响倪匡的科幻小说大行其道,倪匡的书一经出版就能卖二三十万本以上。而且,倪匡小说戏剧姓很强,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往往也能够大获成功。
《六指琴魔》这部早期倪匡的武侠代表作,其实在65年的时候,就第一次改编成为了电影。后来到80年代、90年代、21世纪,也多次改编成为电影、电视剧。
林青霞、惠英红等等各大当红的电影明星,后来都演过《六只琴魔》,票房上也是相当受到欢迎。
可以说,倪匡的武侠作品中,除了《独臂刀》之外,《六指琴魔》应该是最经典的一部武侠作品了!
张少杰电话联系倪匡,倪匡也是明报的老人了,以前《武侠与历史》编辑部就是倪匡建立起来的,当年他做过很长时间的主编,其中古龙是被倪匡从台湾请到香港发表小说。后来,倪匡又介绍古龙到邵氏电影公司当编剧,古龙能够发达,倪匡对他也是帮助颇大。
除此之外,黄沾曾在一份杂志上写黄色荤段子,那年头报社的编辑记者只有几百上千的月薪,而黄沾写文居然能有8000港元的月薪,黄沾不免吹嘘。倪匡直接就说:“8000用黄沾,实在太便宜了,我都会用他!”由此可见,当年倪匡在《明报》确实地位不凡,无论是引进古龙,还是想要以8000月薪高价请黄沾,他都是能够做主的。
虽然,现在倪匡专业写作,已经不在《明报》集团任职。不过,对于《武侠与历史》他曾经过了十多年主编的杂志,还有有感情的,便笑着回复张少杰:“《六指琴魔》你要就卖给你了,1万怎么样?”
张少杰笑道:“一万买《六指琴魔》实在便宜,十万吧!”
倪匡也不以为意,在《六指琴魔》版权协议上签字道:“以后《六指琴魔》无论是做成电影,影视剧,还是什么漫画、动漫、游戏的,一概和我倪匡无关了。哈,以前出版卖过一次,65年拍电影又卖过一次,没有想到,现在就彻底卖掉了,以后《六指琴魔》终于不能再卖了!”
“本来,还要找您买卫斯理什么的,不过”张少杰说道。
倪匡愕然,笑道:“去,还买卫斯理呢?这部小说,我卖了三十次还是五十次电影改编,反正我都不记得了!次次赚钱,想要一次买,没有三五千万,哪能卖掉这个大金矿?”
张少杰笑道:“这又太贵了点。现在《明报》版权投资业务,属于小打小闹的实验阶段,购买版权,以数量为先!先廉价买一顶数量的版权,等到那些版权中,有一部分,能够商业开发成功,并且影视、漫画、动漫公司,熟悉了和我们合作,那时候才有底气买更值钱的版权!”
《明报》集团的总资产,也不过是几亿港元,而一年能赚个3000万已经很难得。而买断卫斯理系列这种光是出版就赚几千万,影视改编授权又卖了五六百万港元的大作,还是买不起的。
“其实啊,我说!少掌门,你的《大唐双龙传》才最值钱呢,怎么不卖给明报集团,充实明报的版权库呢?”倪匡调侃道。
倪匡是金庸的好友,自然是知道,金庸赠送张少杰明报集团15%的股份,并且有意培养张少杰做明报集团下一任的掌门人的消息了!
张少杰笑了笑:“就和买不起你的卫斯理一样,《明报》现在的现金流,是买不起《大唐双龙传》的!此外,老师的14部小说,也开出价格了,一部5000万,14部7个亿!将来如果有机会,可能将全部的版权卖给《明报》!”
明报此时的价值大约有3亿港元,将品牌价值未来发展前景考虑进去,现在大约能够给出5个亿的估值,就不错了。
而金庸14部小说的商业价值,估值7个亿港元,确实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哪怕是金庸已经很多年不写小说了。但是每年这14部书,每年一再出版依然能够给金庸来带200万港元稿费。
加上金庸小说,影视改编、游戏动漫等等产业的利益。现在金庸的版权,一年大约能带给他300万港元的收益。
如果全面开发金庸小说的版权价值,游戏、漫画、动漫、电影、电视剧全版权运营,每年至少能够获得3亿元营业收入,以及不低于3000万港元的利润!
金庸一生苦心经营的《明报》,到头来其实商业价值还不如他单枪匹马写的14部小说值钱!所以说,如果当年金庸选择仅仅写小说,而不经营报纸的话,可能会比现在还要富
当然了,哪怕是金庸是明报的控股股东,但是明报是一家正规的公司。明报利益归明报、金庸本人的利益归金庸。这种公私分明,才使得明报具有发展的动力。
张少杰与倪匡交流了一番未来对于明报公司的规划,这包括,明报从传统的报刊出版行业,开始逐步转型。
如若能够转型成功,那么明报未来十年之后的主营业务,将会的经营手中掌握的各种作品的版权为主。
将旗下的作者提供的文字形式想象力,改编成为漫画、动漫、游戏、电影、电视剧、话剧等等各种形式,增加作品的价值和内涵。
一旦这种模式成功,中国文字,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将会大幅度的增强。因为,外国人或许是看不懂中国文字的内涵。
但是,文字改编成为漫画、动漫、游戏、电影等等方式,就会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了!到那是时候,香港所有的文化、娱乐产业链变成一个强大的整体。那时候,小说产业、动漫产业、游戏产业、影视产业,就再也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形成产业集群,使得各大产业的内涵和创作力,成倍的增长
“我们还是老了,思路没有你们这样年轻人这样活泛!”倪匡笑道,“如果真的做成了,我替今后的香港作家们感激你!”
张少杰点头,他知道此时香港作者的境遇确实不容乐观。香港传统的出版业务,每年的规模只有五六亿港元。发放给作者的总稿酬,不会超过5000万港元。5000万港元的稿酬能养活几个文字工作者?
更何况,这5000万港元的稿费规模,张少杰一个人估计都占据1500万了。倪匡、亦舒、金庸、李碧华、古龙、琼瑶等等名家的稿酬又是占据至少1500万。真正普通的作者,加起来大约只有2000万稿酬。
平均一个作者要赚1万港元,才能勉强过上和普通人一般的生活。那么,意味着整个香港最多能够养活2000名文字工作者。事实上,这个数据还会更低。因为出版物、报刊上发表作品的八成以上是兼职的。
中流砥柱的职业作家,有两三百人就不错了!
500万人口的城市,只能有两三百名作家,能够靠文字维持生计,比例应该是相当可悲的!
要知道60年代和70年代的香港,那可是文风鼎盛,作品层出不穷的时代!才过了没有多久,香港新的作者越发稀少
无论如何,文字是一切娱乐产业的基础原料——就和发展钢铁产业,需要有足够的铁矿石一样!
想要娱乐、游戏、动漫产业发展起来,必须要有大量的优质文字!
张少杰想要实现自己心中的文化娱乐产业的宏图,就一定不能让此时香港的小说创作资源出现短板!因为,要等到内地的作家群体,真正开始回归小说的本质——“娱乐大众”这条正确的道路,要等太久了
(未完待续)
小说。
尽管倪匡的科幻被无数人抨击,根本不严谨,也不符合科学常识,毫无科幻小说应该有的科学姓、严谨姓。但是并不影响倪匡的科幻小说大行其道,倪匡的书一经出版就能卖二三十万本以上。而且,倪匡小说戏剧姓很强,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往往也能够大获成功。
《六指琴魔》这部早期倪匡的武侠代表作,其实在65年的时候,就第一次改编成为了电影。后来到80年代、90年代、21世纪,也多次改编成为电影、电视剧。
林青霞、惠英红等等各大当红的电影明星,后来都演过《六只琴魔》,票房上也是相当受到欢迎。
可以说,倪匡的武侠作品中,除了《独臂刀》之外,《六指琴魔》应该是最经典的一部武侠作品了!
张少杰电话联系倪匡,倪匡也是明报的老人了,以前《武侠与历史》编辑部就是倪匡建立起来的,当年他做过很长时间的主编,其中古龙是被倪匡从台湾请到香港发表小说。后来,倪匡又介绍古龙到邵氏电影公司当编剧,古龙能够发达,倪匡对他也是帮助颇大。
除此之外,黄沾曾在一份杂志上写黄色荤段子,那年头报社的编辑记者只有几百上千的月薪,而黄沾写文居然能有8000港元的月薪,黄沾不免吹嘘。倪匡直接就说:“8000用黄沾,实在太便宜了,我都会用他!”由此可见,当年倪匡在《明报》确实地位不凡,无论是引进古龙,还是想要以8000月薪高价请黄沾,他都是能够做主的。
虽然,现在倪匡专业写作,已经不在《明报》集团任职。不过,对于《武侠与历史》他曾经过了十多年主编的杂志,还有有感情的,便笑着回复张少杰:“《六指琴魔》你要就卖给你了,1万怎么样?”
张少杰笑道:“一万买《六指琴魔》实在便宜,十万吧!”
倪匡也不以为意,在《六指琴魔》版权协议上签字道:“以后《六指琴魔》无论是做成电影,影视剧,还是什么漫画、动漫、游戏的,一概和我倪匡无关了。哈,以前出版卖过一次,65年拍电影又卖过一次,没有想到,现在就彻底卖掉了,以后《六指琴魔》终于不能再卖了!”
“本来,还要找您买卫斯理什么的,不过”张少杰说道。
倪匡愕然,笑道:“去,还买卫斯理呢?这部小说,我卖了三十次还是五十次电影改编,反正我都不记得了!次次赚钱,想要一次买,没有三五千万,哪能卖掉这个大金矿?”
张少杰笑道:“这又太贵了点。现在《明报》版权投资业务,属于小打小闹的实验阶段,购买版权,以数量为先!先廉价买一顶数量的版权,等到那些版权中,有一部分,能够商业开发成功,并且影视、漫画、动漫公司,熟悉了和我们合作,那时候才有底气买更值钱的版权!”
《明报》集团的总资产,也不过是几亿港元,而一年能赚个3000万已经很难得。而买断卫斯理系列这种光是出版就赚几千万,影视改编授权又卖了五六百万港元的大作,还是买不起的。
“其实啊,我说!少掌门,你的《大唐双龙传》才最值钱呢,怎么不卖给明报集团,充实明报的版权库呢?”倪匡调侃道。
倪匡是金庸的好友,自然是知道,金庸赠送张少杰明报集团15%的股份,并且有意培养张少杰做明报集团下一任的掌门人的消息了!
张少杰笑了笑:“就和买不起你的卫斯理一样,《明报》现在的现金流,是买不起《大唐双龙传》的!此外,老师的14部小说,也开出价格了,一部5000万,14部7个亿!将来如果有机会,可能将全部的版权卖给《明报》!”
明报此时的价值大约有3亿港元,将品牌价值未来发展前景考虑进去,现在大约能够给出5个亿的估值,就不错了。
而金庸14部小说的商业价值,估值7个亿港元,确实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哪怕是金庸已经很多年不写小说了。但是每年这14部书,每年一再出版依然能够给金庸来带200万港元稿费。
加上金庸小说,影视改编、游戏动漫等等产业的利益。现在金庸的版权,一年大约能带给他300万港元的收益。
如果全面开发金庸小说的版权价值,游戏、漫画、动漫、电影、电视剧全版权运营,每年至少能够获得3亿元营业收入,以及不低于3000万港元的利润!
金庸一生苦心经营的《明报》,到头来其实商业价值还不如他单枪匹马写的14部小说值钱!所以说,如果当年金庸选择仅仅写小说,而不经营报纸的话,可能会比现在还要富
当然了,哪怕是金庸是明报的控股股东,但是明报是一家正规的公司。明报利益归明报、金庸本人的利益归金庸。这种公私分明,才使得明报具有发展的动力。
张少杰与倪匡交流了一番未来对于明报公司的规划,这包括,明报从传统的报刊出版行业,开始逐步转型。
如若能够转型成功,那么明报未来十年之后的主营业务,将会的经营手中掌握的各种作品的版权为主。
将旗下的作者提供的文字形式想象力,改编成为漫画、动漫、游戏、电影、电视剧、话剧等等各种形式,增加作品的价值和内涵。
一旦这种模式成功,中国文字,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将会大幅度的增强。因为,外国人或许是看不懂中国文字的内涵。
但是,文字改编成为漫画、动漫、游戏、电影等等方式,就会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了!到那是时候,香港所有的文化、娱乐产业链变成一个强大的整体。那时候,小说产业、动漫产业、游戏产业、影视产业,就再也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形成产业集群,使得各大产业的内涵和创作力,成倍的增长
“我们还是老了,思路没有你们这样年轻人这样活泛!”倪匡笑道,“如果真的做成了,我替今后的香港作家们感激你!”
张少杰点头,他知道此时香港作者的境遇确实不容乐观。香港传统的出版业务,每年的规模只有五六亿港元。发放给作者的总稿酬,不会超过5000万港元。5000万港元的稿酬能养活几个文字工作者?
更何况,这5000万港元的稿费规模,张少杰一个人估计都占据1500万了。倪匡、亦舒、金庸、李碧华、古龙、琼瑶等等名家的稿酬又是占据至少1500万。真正普通的作者,加起来大约只有2000万稿酬。
平均一个作者要赚1万港元,才能勉强过上和普通人一般的生活。那么,意味着整个香港最多能够养活2000名文字工作者。事实上,这个数据还会更低。因为出版物、报刊上发表作品的八成以上是兼职的。
中流砥柱的职业作家,有两三百人就不错了!
500万人口的城市,只能有两三百名作家,能够靠文字维持生计,比例应该是相当可悲的!
要知道60年代和70年代的香港,那可是文风鼎盛,作品层出不穷的时代!才过了没有多久,香港新的作者越发稀少
无论如何,文字是一切娱乐产业的基础原料——就和发展钢铁产业,需要有足够的铁矿石一样!
想要娱乐、游戏、动漫产业发展起来,必须要有大量的优质文字!
张少杰想要实现自己心中的文化娱乐产业的宏图,就一定不能让此时香港的小说创作资源出现短板!因为,要等到内地的作家群体,真正开始回归小说的本质——“娱乐大众”这条正确的道路,要等太久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