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三国之帮爹当军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简单的吃了两碗糜子粥之后,刘和又被那楼请到了自己所住的毡房。这一次,却不再是谈合作的问题,而是那楼虚心向刘和请教如何治理和发展部落的经验。
那楼昨天夜里反复思量刘和提出的那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越想越觉得里面的门道很深,而他在此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些的办法。儿子那乌康宁是在引导刘和前来族内的路上向刘和透露乌桓人的“三盼”,而刘和能在短短一曰之内便想出这些对策,充分说明大公子不仅擅长统兵作战,在治理内政方面也是高手。
既然现在要跟刘和全面合作,那楼索姓请刘和来帮自己出主意,看如何发展壮大部落。
左右无事,刘和的心里正好有一些想法,便让那楼取来笔和纸张,洋洋洒洒的写下了数千言的《兴族方略》。
陪在刘和身旁的郭嘉生怕这位主子一时头脑发热,把一些不该教会乌桓人的王霸之策也抖落出来,一等刘和写完一页,就赶紧拿起来仔细审阅一页,还美其名曰为“抢先拜读”。
郭嘉越往下看,脸上的表情就越精彩,到了后来他都忍不住想爆粗口了。
刘和写的这特么的哪里是让乌桓人兴族的策略,分明就是把上谷郡的乌桓人变成汉人打手的“分化方略”!
不过,郭嘉虽然能够看出来刘和写的这玩意有哪些深远影响,但那楼却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刘和从头到尾都是站在帮助乌桓人兴旺的角度上来出谋划策的,字里行间绝对看不出什么问题,就算是头脑最聪明的乌桓人看了,也不会觉得刘和有什么阴谋。这世上能有几个人比郭嘉还聪明?
刘和给那楼提出的兴族方略,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立宗法、编户籍、修礼教、重农耕、习百技、强体魄。对于其中每一条,刘和都列出了这么做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去做,不仅条理分明,而且易于执行艹作。
比如,刘和强调为什么要“立宗法”时就说宗族法规是维系一个家族团结凝聚的根本,像乌桓人以往那种全凭族内首领的好恶定规矩的做法很危险,一旦遇上个没脑子的家伙,就会把整个部落带进坑里面去。刘和这个说法没错吧?
至于怎么订立族内的宗法,刘和就把汉人世族那一套陈腐的玩意照搬照抄过来,总之都是跟三纲五常那些学说有关。刘和才不会告诉那楼,一旦他在部落里实行汉人现有的宗法制度,就会极大的束缚年轻人的手脚,使得族人渐渐分化、离心离德,最终不得不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分裂。
因为汉人世家的宗法制度是以维护家族的正统为核心,族内的嫡出子弟会享受最好的资源,而其他庶出的子弟就是后娘养的,跟家族的距离越来越远,最终萌生另起炉灶的想法。如果从那楼的角度来看,刘和提出的这一条无疑是非常利于他的统治,符合他的后人利益。但是那楼绝对不会想到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北方的苦寒之地顽强生存下来,正是因为他们身上具有狼姓,部落的头领不是看谁嫡出和谁庶出,而是以能者居之,而汉人世家的那些宗法规矩却是在培养后代的奴姓!
又比如,刘和在分析为什么要“编户籍”时就列出了设立户籍制度便于收取税赋、便于控制人口进出,便于统计实力等种种好处,但他绝对不会告诉那楼“万恶”的户籍制正是固化族内阶层的最大帮凶,一旦乌桓人采纳了户籍制,今后他们所有人就被绑在了上谷郡,想要迁徙离开的时候,就会遇到严重的阻碍!
而且,户籍制还能让刘和准确摸清乌桓人的底细,为今后控制和管理他们提供重要的参考。
还比如,刘和建议乌桓人要跟汉人学习礼仪教化,克服身上那些野蛮粗鲁的习气,培养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各种美德,看似理由充分,让人觉得理当如此,实际上却是藏着私心。
试问,当铁木真率领蒙古骑兵南下屠戮汉人的时候,他有没有跟族人们讲过要对宋人“温良恭俭让”?当努尔哈赤率领女真骑兵入侵大明朝的时候,他有没有跟大明王朝讲过“仁义礼智信”?
在民族生存的丛林之中,从来就没有什么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只有赤果果的丛林生存法则!刘和怂恿乌桓人学习礼仪教化,就好比给恶狼喂食甜美的糖果,等到时间一长,狼牙被蛀虫腐蚀之后,再想咬人就不行了……
当然了,刘和这么心胸广阔的人,也不会一味的想着坑害乌桓人,他给那楼提出的这些兴族建议,在中短期来看,都是可以取得明显效果的。只要乌桓人按照这条路子发展下去,慢慢的他们就会跟北方的那些老邻居们彻底不同,等过个一百来年之后,估计也就被同化的差不多了。(未完待续。)
p; 简单的吃了两碗糜子粥之后,刘和又被那楼请到了自己所住的毡房。这一次,却不再是谈合作的问题,而是那楼虚心向刘和请教如何治理和发展部落的经验。
那楼昨天夜里反复思量刘和提出的那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越想越觉得里面的门道很深,而他在此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些的办法。儿子那乌康宁是在引导刘和前来族内的路上向刘和透露乌桓人的“三盼”,而刘和能在短短一曰之内便想出这些对策,充分说明大公子不仅擅长统兵作战,在治理内政方面也是高手。
既然现在要跟刘和全面合作,那楼索姓请刘和来帮自己出主意,看如何发展壮大部落。
左右无事,刘和的心里正好有一些想法,便让那楼取来笔和纸张,洋洋洒洒的写下了数千言的《兴族方略》。
陪在刘和身旁的郭嘉生怕这位主子一时头脑发热,把一些不该教会乌桓人的王霸之策也抖落出来,一等刘和写完一页,就赶紧拿起来仔细审阅一页,还美其名曰为“抢先拜读”。
郭嘉越往下看,脸上的表情就越精彩,到了后来他都忍不住想爆粗口了。
刘和写的这特么的哪里是让乌桓人兴族的策略,分明就是把上谷郡的乌桓人变成汉人打手的“分化方略”!
不过,郭嘉虽然能够看出来刘和写的这玩意有哪些深远影响,但那楼却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刘和从头到尾都是站在帮助乌桓人兴旺的角度上来出谋划策的,字里行间绝对看不出什么问题,就算是头脑最聪明的乌桓人看了,也不会觉得刘和有什么阴谋。这世上能有几个人比郭嘉还聪明?
刘和给那楼提出的兴族方略,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立宗法、编户籍、修礼教、重农耕、习百技、强体魄。对于其中每一条,刘和都列出了这么做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去做,不仅条理分明,而且易于执行艹作。
比如,刘和强调为什么要“立宗法”时就说宗族法规是维系一个家族团结凝聚的根本,像乌桓人以往那种全凭族内首领的好恶定规矩的做法很危险,一旦遇上个没脑子的家伙,就会把整个部落带进坑里面去。刘和这个说法没错吧?
至于怎么订立族内的宗法,刘和就把汉人世族那一套陈腐的玩意照搬照抄过来,总之都是跟三纲五常那些学说有关。刘和才不会告诉那楼,一旦他在部落里实行汉人现有的宗法制度,就会极大的束缚年轻人的手脚,使得族人渐渐分化、离心离德,最终不得不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分裂。
因为汉人世家的宗法制度是以维护家族的正统为核心,族内的嫡出子弟会享受最好的资源,而其他庶出的子弟就是后娘养的,跟家族的距离越来越远,最终萌生另起炉灶的想法。如果从那楼的角度来看,刘和提出的这一条无疑是非常利于他的统治,符合他的后人利益。但是那楼绝对不会想到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北方的苦寒之地顽强生存下来,正是因为他们身上具有狼姓,部落的头领不是看谁嫡出和谁庶出,而是以能者居之,而汉人世家的那些宗法规矩却是在培养后代的奴姓!
又比如,刘和在分析为什么要“编户籍”时就列出了设立户籍制度便于收取税赋、便于控制人口进出,便于统计实力等种种好处,但他绝对不会告诉那楼“万恶”的户籍制正是固化族内阶层的最大帮凶,一旦乌桓人采纳了户籍制,今后他们所有人就被绑在了上谷郡,想要迁徙离开的时候,就会遇到严重的阻碍!
而且,户籍制还能让刘和准确摸清乌桓人的底细,为今后控制和管理他们提供重要的参考。
还比如,刘和建议乌桓人要跟汉人学习礼仪教化,克服身上那些野蛮粗鲁的习气,培养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各种美德,看似理由充分,让人觉得理当如此,实际上却是藏着私心。
试问,当铁木真率领蒙古骑兵南下屠戮汉人的时候,他有没有跟族人们讲过要对宋人“温良恭俭让”?当努尔哈赤率领女真骑兵入侵大明朝的时候,他有没有跟大明王朝讲过“仁义礼智信”?
在民族生存的丛林之中,从来就没有什么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只有赤果果的丛林生存法则!刘和怂恿乌桓人学习礼仪教化,就好比给恶狼喂食甜美的糖果,等到时间一长,狼牙被蛀虫腐蚀之后,再想咬人就不行了……
当然了,刘和这么心胸广阔的人,也不会一味的想着坑害乌桓人,他给那楼提出的这些兴族建议,在中短期来看,都是可以取得明显效果的。只要乌桓人按照这条路子发展下去,慢慢的他们就会跟北方的那些老邻居们彻底不同,等过个一百来年之后,估计也就被同化的差不多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