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大宋有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其一,通过边境的榷场、和市,以正当贸易途径,用药品的名义向两国出口。这么干的优点是相对方便安全,缺点也很明显,很容易被对方政府控制。只要他们发现了不对劲,分分钟可以掐断货源。
榷者,禁他家,独皇家独为之也。
这是汉书中对榷的官方解释,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古代就有垄断概念了。但榷场不是垄断货物专卖场,而是国与国之间的垄断贸易场所。
这么说也不准确,应该说是中原王朝与周边敌国之间的边境贸易场所,带着一定的经济控制功能。
中原王朝在经济、科技、物产上要远远多于周边国家,有些货物是游牧民族的生活必需品,比如茶。通过榷场贸易,中原王朝可以从经济上遏制对方,也算是对游牧民族的一种优惠。
如果双方发生战争,中原王朝就会关闭榷场,断了敌方的货物来源。这种交易方式不是双方而是单方的,因为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需求为刚需,反之是可有可无。
还有一种国与国之间的边境贸易称作互市,这就不是经济制裁手段了,是真正的贸易,乃两个友好国家之间的正常边贸。
北宋朝廷对榷场政策很重视,也的确用这种方式减少了边境战争的发生次数。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庆历四年,夏景宗李元昊虽然屡战屡胜,但因为与北宋的战争使得边境榷场全部被关闭,困于国内经济压力不得不上誓表臣服,北宋朝廷才恢复了他的官爵,在保安军和高平砦重新开设榷场。
到了神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的榷场发展到了五个,都在秦凤路,分别是秦州、熙州、河州、岷州和通远军。
与辽国的榷场比较多,且双方都有。辽国设立了五个,分别是涿州新城、朔州城南、振武军、永清。北宋这边比较大、比较固定的是四个,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称作河北四榷。另外还有很多临时性质的小榷场,时开时关。
之所以双方都互设榷场,主要和檀渊之盟有关。当年是辽国打胜了,所以设立榷场的主张是由他们提出来的硬性条件。可见游牧民族对中原的货物真是刚需,抢起来太费劲干脆交易吧。
沈括曾经介绍过,宋朝和西夏的边境贸易如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原因就是西夏可以拿来交换的货物种类太少。
一说起西夏,往往会有水草丰美的印象。没错,在兴庆府所在的区域,西有贺兰山为屏障,东有黄河水灌溉,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耕种,后世里称为塞上江南。
再往西还有凉州平原,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连接西域各国,且盛产马匹,地处汉羌边界,民风剽悍,悍不畏死。自古凉州精骑横行天下,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但不要被这些溢美之词迷惑,西夏有三分之二强的土地全是高原和荒漠,人口又不像中原农耕民族那样集中,生产力相对而言比较落后,完全靠国内物资并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除了马匹、橐驼、青盐、动物毛皮和一部分来自西域各国的舶来品之外,能拿得出手的交换物资并不多。
青盐北宋不缺,而且还是政府榷禁物资,不会大量进口。舶来品北宋也不缺,尽管丝绸之路被控制了,但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呢,阿拉伯和东南亚海商贩运过来的舶来品数十倍于陆路贩运所得。
动物毛皮北宋确实需要,但它并不是生活必需品,也不是独家特产,吐蕃、辽国也都用这种货物与宋朝交易,西夏并不能独占。
找来找去,好像只有马匹和橐驼算是紧俏货,但西夏政府又不敢大量提供。在这个年代,战马必须是重要的军用物资,装备精良的宋朝禁军如果再有了足够的骑兵,那西夏在军事上的优势将顿时化为泡影。这一点不仅是西夏明白,辽国也有同样的顾虑。
p; 其一,通过边境的榷场、和市,以正当贸易途径,用药品的名义向两国出口。这么干的优点是相对方便安全,缺点也很明显,很容易被对方政府控制。只要他们发现了不对劲,分分钟可以掐断货源。
榷者,禁他家,独皇家独为之也。
这是汉书中对榷的官方解释,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古代就有垄断概念了。但榷场不是垄断货物专卖场,而是国与国之间的垄断贸易场所。
这么说也不准确,应该说是中原王朝与周边敌国之间的边境贸易场所,带着一定的经济控制功能。
中原王朝在经济、科技、物产上要远远多于周边国家,有些货物是游牧民族的生活必需品,比如茶。通过榷场贸易,中原王朝可以从经济上遏制对方,也算是对游牧民族的一种优惠。
如果双方发生战争,中原王朝就会关闭榷场,断了敌方的货物来源。这种交易方式不是双方而是单方的,因为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需求为刚需,反之是可有可无。
还有一种国与国之间的边境贸易称作互市,这就不是经济制裁手段了,是真正的贸易,乃两个友好国家之间的正常边贸。
北宋朝廷对榷场政策很重视,也的确用这种方式减少了边境战争的发生次数。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庆历四年,夏景宗李元昊虽然屡战屡胜,但因为与北宋的战争使得边境榷场全部被关闭,困于国内经济压力不得不上誓表臣服,北宋朝廷才恢复了他的官爵,在保安军和高平砦重新开设榷场。
到了神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的榷场发展到了五个,都在秦凤路,分别是秦州、熙州、河州、岷州和通远军。
与辽国的榷场比较多,且双方都有。辽国设立了五个,分别是涿州新城、朔州城南、振武军、永清。北宋这边比较大、比较固定的是四个,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称作河北四榷。另外还有很多临时性质的小榷场,时开时关。
之所以双方都互设榷场,主要和檀渊之盟有关。当年是辽国打胜了,所以设立榷场的主张是由他们提出来的硬性条件。可见游牧民族对中原的货物真是刚需,抢起来太费劲干脆交易吧。
沈括曾经介绍过,宋朝和西夏的边境贸易如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原因就是西夏可以拿来交换的货物种类太少。
一说起西夏,往往会有水草丰美的印象。没错,在兴庆府所在的区域,西有贺兰山为屏障,东有黄河水灌溉,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耕种,后世里称为塞上江南。
再往西还有凉州平原,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连接西域各国,且盛产马匹,地处汉羌边界,民风剽悍,悍不畏死。自古凉州精骑横行天下,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但不要被这些溢美之词迷惑,西夏有三分之二强的土地全是高原和荒漠,人口又不像中原农耕民族那样集中,生产力相对而言比较落后,完全靠国内物资并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除了马匹、橐驼、青盐、动物毛皮和一部分来自西域各国的舶来品之外,能拿得出手的交换物资并不多。
青盐北宋不缺,而且还是政府榷禁物资,不会大量进口。舶来品北宋也不缺,尽管丝绸之路被控制了,但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呢,阿拉伯和东南亚海商贩运过来的舶来品数十倍于陆路贩运所得。
动物毛皮北宋确实需要,但它并不是生活必需品,也不是独家特产,吐蕃、辽国也都用这种货物与宋朝交易,西夏并不能独占。
找来找去,好像只有马匹和橐驼算是紧俏货,但西夏政府又不敢大量提供。在这个年代,战马必须是重要的军用物资,装备精良的宋朝禁军如果再有了足够的骑兵,那西夏在军事上的优势将顿时化为泡影。这一点不仅是西夏明白,辽国也有同样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