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回到明末当军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赏赐还没有到手,竟然就要死了,皇帝哀叹了一声之后,也就是只能嘱咐王承恩拟定一份追封了。
十万虏兵包围海州一事,北京兵部也很重视,他们并不太在意一个小小的千总被围困这种小事情。但是他们重视十万虏兵的行动方向,听说有十万虏兵南下海州,兵部不得不担忧虏兵主力南下了。于是向南京发出急警,要江南务必保证南京城的安全。
当消息传到南京官场后。
杨母在家里大发雷霆不说。从上到下把所有人骂了个狗血喷头,杨父也极为担心,杨潮可是他的独子,杨月则是一日三惊,哥哥被十万虏兵包围了,这还不得生吃了啊。
青楼中一些可怜的女子,全都吓坏了,听说不止一个为杨潮落下了惋惜的眼泪。
反应最喜剧的则是官场。熊明遇先是收到了史可法的求救文书,当然他对此视作不见,江南哪里还有兵可拍,南京都无比空虚,而凤阳总督带走了太多的江南兵马,正在河南、湖广一带跟流寇你来我往打的激烈呢。
后来熊明遇又收到了北京发来保全南京的严令,就更是有了不给史可法派援兵的借口。
而且熊明遇立刻宴请顾肇迹,如果虏兵真的南下,顾肇迹这个掌握长江水军的勋贵就行情见长,自己不能不结交一番了。于是主动宴请顾肇迹。态度十分的亲和,似乎两人之间从来没有过任何的摩擦,顾肇迹小舅子崔嵬复职重新担任燕子矶大营副将的事情也不过是小事一桩。熊明遇表示一个月内绝对办好。
冯可宗再次应邀出席许仲孝给他摆的酒席,笑纳了许仲孝不知从哪敲诈勒索得来的一千两银票,两人相谈甚欢大有知己之感。
冯可宗这次胆子就大多了,尼玛,十万虏兵把你围死了,你还能逃掉,难道你会飞啊?想到飞的时候,冯可宗后来回忆,当时他还真的是抬头看了看天的。
冯可宗还是小心翼翼再三确认这个杨潮被十万虏兵围死在海州的消息。发现连北京兵部都警告江南小心的时候,冯可宗深信杨潮确实被十万虏兵包围了。打死他都不相信杨潮还能逃过一劫了。
大明朝的军队到目前为止,凡是被虏兵盯上的。根本没有能全身而退的,就算躲在城里,也绝对防不住,除非虏兵本身就没想破城,可是虏兵十万大军围了海州这样一个小城,怎么可能不是真心攻城,北京兵部的考量才是老成持重,显然虏兵是打算打下海州,然后以海州为跳板继续南下的。
到这里,冯可宗才敢再次接受许仲孝的宴请,再次接受许仲孝这个很会做人的千户的孝敬。
可是冯可宗去了一次之后,他突然就又不想去了,虽然他告诉自己,以后就不用怕杨潮啦,不怕不怕啦,可是去跟杨潮的仇人,而且指定要收拾的许仲孝在一块,冯可宗还是忍不住心虚,而且心里堵得慌。
作为一个有理智的人,许仲孝无论如何都不相信杨潮还能从海州完好无损的回来,那怎么可能,没听过十万虏兵包围之下,有那只明军还能安然逃走,当然除了那个勇冠三军的吴三桂,但是吴三桂也只是在千军万马中救了他爹一个人而已,而且吴三桂手里是有三千家丁的,各个都是骑马飞奔不输给鞑子的辽东好汉。
而杨潮呢,只有区区几百人,被十万虏兵重重包围,这是插翅也难飞啊。
至于十万这个字数,也不是没人怀疑,但是虏兵这次入寇,传出来的情况实在是太离奇了,都有人传虏兵步骑百万,不然怎么能从辽东打到山东呢?尤其是没有见过虏兵的江南,根本就不知道满洲只是一个很小的政权,人口都还没有百万呢。
所以说十万虏兵出现在海州,也不是完全不可信,至少大家都认可这是有可能的,虏兵不是一直在山东吗,山东南下不就是海州,近在咫尺,虏兵又都是骑兵,怕要不了一天就能到。
别人信不信没关系,反正官场上是信了,因为从淮安发出来的官方塘报就是十万,这可比他们探听到的大多数消息都低多了,在几十万到几百万的数量中,出现一个十万字的,甚至让人都感觉官府在有意隐瞒事实,是担心引起恐慌。
所以冯可宗确认再三,从官府渠道,从锦衣卫渠道,都得出这个十万的数字是可信的。
所以他才认定杨潮在劫难逃,才认定杨潮不可能在像以前那样,如同阴影一样压在他头上,让他喘不过气来,但他就是不敢跟许仲孝勾结在一块,因为一看到许仲孝就想到杨潮,想到杨潮就心里发寒,最后冯可宗决定,在杨潮被打死的确实消息确认前,他暂时还是不要跟许仲孝走的太近了,这实在是太煎熬了。
当然这种消息的传播速度,是远远要慢于海州发生真实战况的。
因为最早的淮安发到海州的盐船到达海州的时候,海州已经平静了十天了,虏兵一直没有攻城,可海州反而有些危急了起来,最危急的,就是海州快要断粮了。
————————————
高铁杆、老陈xx、yngr、lizzie1书友投的月票,感谢行在今天、9998776655书友的打赏,最近这段剧情很多朋友说好,我也受到很大的鼓励。这段剧情再有一个*就结束了,大家猜猜会以什么方式结束?希望大家踊跃发书评啊!!!(未完待续)。.。
赏赐还没有到手,竟然就要死了,皇帝哀叹了一声之后,也就是只能嘱咐王承恩拟定一份追封了。
十万虏兵包围海州一事,北京兵部也很重视,他们并不太在意一个小小的千总被围困这种小事情。但是他们重视十万虏兵的行动方向,听说有十万虏兵南下海州,兵部不得不担忧虏兵主力南下了。于是向南京发出急警,要江南务必保证南京城的安全。
当消息传到南京官场后。
杨母在家里大发雷霆不说。从上到下把所有人骂了个狗血喷头,杨父也极为担心,杨潮可是他的独子,杨月则是一日三惊,哥哥被十万虏兵包围了,这还不得生吃了啊。
青楼中一些可怜的女子,全都吓坏了,听说不止一个为杨潮落下了惋惜的眼泪。
反应最喜剧的则是官场。熊明遇先是收到了史可法的求救文书,当然他对此视作不见,江南哪里还有兵可拍,南京都无比空虚,而凤阳总督带走了太多的江南兵马,正在河南、湖广一带跟流寇你来我往打的激烈呢。
后来熊明遇又收到了北京发来保全南京的严令,就更是有了不给史可法派援兵的借口。
而且熊明遇立刻宴请顾肇迹,如果虏兵真的南下,顾肇迹这个掌握长江水军的勋贵就行情见长,自己不能不结交一番了。于是主动宴请顾肇迹。态度十分的亲和,似乎两人之间从来没有过任何的摩擦,顾肇迹小舅子崔嵬复职重新担任燕子矶大营副将的事情也不过是小事一桩。熊明遇表示一个月内绝对办好。
冯可宗再次应邀出席许仲孝给他摆的酒席,笑纳了许仲孝不知从哪敲诈勒索得来的一千两银票,两人相谈甚欢大有知己之感。
冯可宗这次胆子就大多了,尼玛,十万虏兵把你围死了,你还能逃掉,难道你会飞啊?想到飞的时候,冯可宗后来回忆,当时他还真的是抬头看了看天的。
冯可宗还是小心翼翼再三确认这个杨潮被十万虏兵围死在海州的消息。发现连北京兵部都警告江南小心的时候,冯可宗深信杨潮确实被十万虏兵包围了。打死他都不相信杨潮还能逃过一劫了。
大明朝的军队到目前为止,凡是被虏兵盯上的。根本没有能全身而退的,就算躲在城里,也绝对防不住,除非虏兵本身就没想破城,可是虏兵十万大军围了海州这样一个小城,怎么可能不是真心攻城,北京兵部的考量才是老成持重,显然虏兵是打算打下海州,然后以海州为跳板继续南下的。
到这里,冯可宗才敢再次接受许仲孝的宴请,再次接受许仲孝这个很会做人的千户的孝敬。
可是冯可宗去了一次之后,他突然就又不想去了,虽然他告诉自己,以后就不用怕杨潮啦,不怕不怕啦,可是去跟杨潮的仇人,而且指定要收拾的许仲孝在一块,冯可宗还是忍不住心虚,而且心里堵得慌。
作为一个有理智的人,许仲孝无论如何都不相信杨潮还能从海州完好无损的回来,那怎么可能,没听过十万虏兵包围之下,有那只明军还能安然逃走,当然除了那个勇冠三军的吴三桂,但是吴三桂也只是在千军万马中救了他爹一个人而已,而且吴三桂手里是有三千家丁的,各个都是骑马飞奔不输给鞑子的辽东好汉。
而杨潮呢,只有区区几百人,被十万虏兵重重包围,这是插翅也难飞啊。
至于十万这个字数,也不是没人怀疑,但是虏兵这次入寇,传出来的情况实在是太离奇了,都有人传虏兵步骑百万,不然怎么能从辽东打到山东呢?尤其是没有见过虏兵的江南,根本就不知道满洲只是一个很小的政权,人口都还没有百万呢。
所以说十万虏兵出现在海州,也不是完全不可信,至少大家都认可这是有可能的,虏兵不是一直在山东吗,山东南下不就是海州,近在咫尺,虏兵又都是骑兵,怕要不了一天就能到。
别人信不信没关系,反正官场上是信了,因为从淮安发出来的官方塘报就是十万,这可比他们探听到的大多数消息都低多了,在几十万到几百万的数量中,出现一个十万字的,甚至让人都感觉官府在有意隐瞒事实,是担心引起恐慌。
所以冯可宗确认再三,从官府渠道,从锦衣卫渠道,都得出这个十万的数字是可信的。
所以他才认定杨潮在劫难逃,才认定杨潮不可能在像以前那样,如同阴影一样压在他头上,让他喘不过气来,但他就是不敢跟许仲孝勾结在一块,因为一看到许仲孝就想到杨潮,想到杨潮就心里发寒,最后冯可宗决定,在杨潮被打死的确实消息确认前,他暂时还是不要跟许仲孝走的太近了,这实在是太煎熬了。
当然这种消息的传播速度,是远远要慢于海州发生真实战况的。
因为最早的淮安发到海州的盐船到达海州的时候,海州已经平静了十天了,虏兵一直没有攻城,可海州反而有些危急了起来,最危急的,就是海州快要断粮了。
————————————
高铁杆、老陈xx、yngr、lizzie1书友投的月票,感谢行在今天、9998776655书友的打赏,最近这段剧情很多朋友说好,我也受到很大的鼓励。这段剧情再有一个*就结束了,大家猜猜会以什么方式结束?希望大家踊跃发书评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