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文网 www.zmzw.net,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中国也可以默许奥地利向巴尔干地区扩张,甚至奥地利占据海峡地区,中国也不在意,只要开放通行就能接受。
对于奥地利在地中海的扩张,中国既不反对也不支持,因为奥地利扩张方向在西地中海,并没有影响中国的利益。
奥地利作为一个大国,竟然游走于中英之间,也跟小国一样浑水摸鱼,确实让人不齿,遭人嘲笑,讥讽哈布斯堡家族只会结婚。
但奥地利人确实得到了好处,历史上的奥地利,工业发展始终慢于北方的竞争对手普鲁士,不是奥地利人不重视工业,也不是思想保守,论教育水平,奥地利实行义务教育比普鲁士更早,论文化,维也纳是欧洲公认的音乐之都,这一点连巴黎都比不上。有人说主要是因为奥地利的民族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但民族问题初期,只存在于上层贵族精英的争权夺利,在没有爆发民族战争的情况下,很难证明民族隔阂会影响经济,两个敌国之间都有可能有紧密的经济联系,更何况同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民族之间呢。
通过跟普鲁士进行对比,其实有些结果很简单。主要受限于资源跟市场,资源上,普鲁士在拿破仑战争后,获得了萨克森的鲁尔地区,这里的煤矿极其丰富,煤炭是工业革命的粮食,所以普鲁士在蒸汽机时代很容易建立优势。另一个就是市场问题,虽然奥地利帝国的人口一直多于普鲁士,领土也大于普鲁士,本土市场相对更庞大一些,两国也都通过关税,建立起了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工业。但奥地利的市场,一直不如普鲁士。
一个是普鲁士建立了关税同盟,跟其他北德意志邦国统一了市场,让普鲁士工业享有更大的经济腹地。二来普鲁士的地形占了太大的优势,一方面普鲁士国土主要在波德平原上,一马平川,虽然军事上很吃亏,必须依仗高度的军事化才能保护自己,催生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但在经济上却很占便宜,铁路时代之前,莱茵河、易北河让普鲁士为主的北德意志境内商品交通成本耕地,铁路时代到来后,优势更加明显,在平原上修铁路的成本比在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地上修铁路不知容易多少,铁路修建成本耕地,则运费耕地,而且修建速度更快,所以普鲁士的铁路发展比奥地利快的多。
铁路、河流,平坦的地形,丰富的煤矿,这都让普鲁士占尽了工业化时代的先机,在两国都没有海外殖民地的情况下,在列国都实行保护主义制度下,普鲁士先天条件更好。后来更加有利的是,英国恰好在普鲁士开始实行工业革命之后,开放市场,开始推行自由贸易,普鲁士一直到后来的德国工业品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市场。而因为莱茵河、易北河和地理位置的关系,德国进出英国市场和英国殖民地市场的交通更加便利。一战前后,英国人甚至发现,德国产品在他们的殖民地出口比英国产品都多。
也就是说1830年代后,英国人推行的自由贸易制度,让德国在自己保护自己本土市场的前提下,还获得了一个世界市场。
奥地利却没有这么幸运,英国市场奥地利商品当然也可以进去,可是根本就不占成本优势,加入奥地利要向英国本土出口商品,铁路时代之前,奥地利几乎没有出海口,多瑙河的航运条件比不上莱茵河,而且多瑙河下游地区,在原本的历史上根本不在奥地利手里,而在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争夺中,后来由独立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控制,奥地利占据着多瑙河中游平原,却也被封死在这里。
铁路时代之后,奥地利可以通过威尼斯出口货物,可威尼斯的地理位置也不理想,他位于一个半封闭的亚得里亚海域,奥地利商品要从这里出口,得绕过整个意大利半岛,穿过整个地中海,然后才能向英国市场出口。况且奥地利的工业区主要在奥地利大公国和波希米亚王国,奥地利大公国的地形跟瑞士差不多,都位于阿尔卑斯山区。修建铁路的成本高昂,运输费用也就很高昂。
这些不利的地缘条件,让奥地利的工业发展在技术上没有问题,电力、机车、机械制品这些技术上,奥地利都不差。但就是因为没有市场,奥地利产品出口类似法国那种为贵族提供服务的奢侈品,昂贵的天鹅绒、波西米亚水晶等等。棉纺织工业只能自产自销,大宗消费品工业一旦无法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影响是很大的。
所以奥地利工业水平始终赶不上德法两国,只比地理位置更差,同时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也更差的俄国强大。
但这个时代,突然不一样了,中国领土扩张到了黑海,奥地利机缘巧合的也扩张到了黑海,这些年奥地利人已经解决了多瑙河的通航问题,花费了巨大的精力,疏浚了这条河流。
于是奥地利人发现,他们通过水路,可以直接跟中国市场沟通起来了。他们获得的这个市场,比北方的关税同盟获得的市场更大,比英国市场更大。而他们又是黑海周边,唯一拥有发达工业的国家。
奥地利的发展走势会如何,连周琅都无法预见。
nbsp; 中国也可以默许奥地利向巴尔干地区扩张,甚至奥地利占据海峡地区,中国也不在意,只要开放通行就能接受。
对于奥地利在地中海的扩张,中国既不反对也不支持,因为奥地利扩张方向在西地中海,并没有影响中国的利益。
奥地利作为一个大国,竟然游走于中英之间,也跟小国一样浑水摸鱼,确实让人不齿,遭人嘲笑,讥讽哈布斯堡家族只会结婚。
但奥地利人确实得到了好处,历史上的奥地利,工业发展始终慢于北方的竞争对手普鲁士,不是奥地利人不重视工业,也不是思想保守,论教育水平,奥地利实行义务教育比普鲁士更早,论文化,维也纳是欧洲公认的音乐之都,这一点连巴黎都比不上。有人说主要是因为奥地利的民族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但民族问题初期,只存在于上层贵族精英的争权夺利,在没有爆发民族战争的情况下,很难证明民族隔阂会影响经济,两个敌国之间都有可能有紧密的经济联系,更何况同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民族之间呢。
通过跟普鲁士进行对比,其实有些结果很简单。主要受限于资源跟市场,资源上,普鲁士在拿破仑战争后,获得了萨克森的鲁尔地区,这里的煤矿极其丰富,煤炭是工业革命的粮食,所以普鲁士在蒸汽机时代很容易建立优势。另一个就是市场问题,虽然奥地利帝国的人口一直多于普鲁士,领土也大于普鲁士,本土市场相对更庞大一些,两国也都通过关税,建立起了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工业。但奥地利的市场,一直不如普鲁士。
一个是普鲁士建立了关税同盟,跟其他北德意志邦国统一了市场,让普鲁士工业享有更大的经济腹地。二来普鲁士的地形占了太大的优势,一方面普鲁士国土主要在波德平原上,一马平川,虽然军事上很吃亏,必须依仗高度的军事化才能保护自己,催生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但在经济上却很占便宜,铁路时代之前,莱茵河、易北河让普鲁士为主的北德意志境内商品交通成本耕地,铁路时代到来后,优势更加明显,在平原上修铁路的成本比在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地上修铁路不知容易多少,铁路修建成本耕地,则运费耕地,而且修建速度更快,所以普鲁士的铁路发展比奥地利快的多。
铁路、河流,平坦的地形,丰富的煤矿,这都让普鲁士占尽了工业化时代的先机,在两国都没有海外殖民地的情况下,在列国都实行保护主义制度下,普鲁士先天条件更好。后来更加有利的是,英国恰好在普鲁士开始实行工业革命之后,开放市场,开始推行自由贸易,普鲁士一直到后来的德国工业品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市场。而因为莱茵河、易北河和地理位置的关系,德国进出英国市场和英国殖民地市场的交通更加便利。一战前后,英国人甚至发现,德国产品在他们的殖民地出口比英国产品都多。
也就是说1830年代后,英国人推行的自由贸易制度,让德国在自己保护自己本土市场的前提下,还获得了一个世界市场。
奥地利却没有这么幸运,英国市场奥地利商品当然也可以进去,可是根本就不占成本优势,加入奥地利要向英国本土出口商品,铁路时代之前,奥地利几乎没有出海口,多瑙河的航运条件比不上莱茵河,而且多瑙河下游地区,在原本的历史上根本不在奥地利手里,而在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争夺中,后来由独立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控制,奥地利占据着多瑙河中游平原,却也被封死在这里。
铁路时代之后,奥地利可以通过威尼斯出口货物,可威尼斯的地理位置也不理想,他位于一个半封闭的亚得里亚海域,奥地利商品要从这里出口,得绕过整个意大利半岛,穿过整个地中海,然后才能向英国市场出口。况且奥地利的工业区主要在奥地利大公国和波希米亚王国,奥地利大公国的地形跟瑞士差不多,都位于阿尔卑斯山区。修建铁路的成本高昂,运输费用也就很高昂。
这些不利的地缘条件,让奥地利的工业发展在技术上没有问题,电力、机车、机械制品这些技术上,奥地利都不差。但就是因为没有市场,奥地利产品出口类似法国那种为贵族提供服务的奢侈品,昂贵的天鹅绒、波西米亚水晶等等。棉纺织工业只能自产自销,大宗消费品工业一旦无法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影响是很大的。
所以奥地利工业水平始终赶不上德法两国,只比地理位置更差,同时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也更差的俄国强大。
但这个时代,突然不一样了,中国领土扩张到了黑海,奥地利机缘巧合的也扩张到了黑海,这些年奥地利人已经解决了多瑙河的通航问题,花费了巨大的精力,疏浚了这条河流。
于是奥地利人发现,他们通过水路,可以直接跟中国市场沟通起来了。他们获得的这个市场,比北方的关税同盟获得的市场更大,比英国市场更大。而他们又是黑海周边,唯一拥有发达工业的国家。
奥地利的发展走势会如何,连周琅都无法预见。